英山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通过公开方式调解矛盾纠纷,邀请基层调解员和群众共同参与,有理没理大家评,实现矛盾纠纷化解、法律知识宣讲以及人民调解员培训“三效合一”。
搭建“三个平台”矛盾纠纷公开调
石头咀镇信访事项“三合一”调解现场
一是搭建信访信息收集平台。坚持把群众来信当家书、把群众诉求当家事、把群众工作当家业,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大起底,多渠道收集群众信访诉求,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,建立重点信访问题清单。二是搭建访调对接入平台。对收集的信访事项,按照分类化解的原则,县信访部门列出符合“三合一”调解的信访事项清单,转办到属地乡镇主持调解。三是搭建县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平台。按照统一受理、统一分流、三调联动的运作方式,建立县、乡、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。对“矛盾纠纷简单、发生案由清晰、化解条件充分”的信访事项,由村(社区)主持化解,村级调处不了的,提请乡镇矛调中心化解;重大疑难等乡镇层面无法化解、协调难度较高的信访事项,由县矛调中心统筹协调,提请县级领导、县直相关单位、属地乡镇归口包案化解。
坚守“三条准则”事心双解促和谐
县信访局积案化解专班调解现场
一是把以法教人作为化解矛盾的“指挥棒”。围绕信访工作“五个法治化”目标,依托一县一平台一中心,充分发挥乡镇、村(社区)调解的基础性作用,以公开调解的方式,将道德与法律结合,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反映诉求、解决问题。二是把以理服人作为化解矛盾的“催化剂”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,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邀请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农村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战士、老模范“五老”、乡贤能人等,共同参与调解重大疑难信访案件,实现群众事、群众办、群众评。三是把以情感人作为化解矛盾的“润滑油”。对特殊信访群体,强化心理疏导,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信访群众,定期上门走访,开展精准帮扶,让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成色更足、更有保障。
建立“三项机制”提升化解新成效
县信访局工作人员走访信访群众
一是建立访调对接机制。信访部门积极与司法部门对接,加强对信访矛盾产生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判,构建信访矛盾信息共享机制,打破部门工作壁垒,实现人民调解与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,数据共享,推动访调衔接工作规范、高效运行。二是建立事前沟通机制。对多年未化解的信访积案,邀请当地威望较高、公道正派的老干部、老模范、老战士等“五老”人员参与,在当事人认可的前提下与其协商沟通,实现从“我说你听重说服”到“自治德治法治‘三治’融合”、从“灌输法条”到“以案释法”的转变。三是建立联合调处机制。对涉及群体性诉求、历史遗留纠纷、跨部门跨领域的信访难题,完善公、检、法、司、信等多方联动机制,形成信访调处工作闭环,实现信访工作权责明、底数清、依法办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。